苏丽敏的武术情怀
张九功
在大同有一位非常热心于武术事业的人,她不但自己习武育人,经常活跃在公园广场,带领社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,成为他们身边值得信赖的“健身教练”,而且还多次组织大同的武术活动,使得大同市武术协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。她就是大同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苏丽敏。
学武缘起
苏丽敏走上学武之路纯属偶然。
1991 年春天的一个凌晨 4 点多,她被胸憋气短惊醒,不一会儿,她就感觉呼吸困难,经医生急救后,病情才逐渐得以好转。出院时大夫再三嘱咐她一定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,否则还有可能复发。
回家后苏丽敏遵医所嘱,考虑如何锻炼,经四处打听,觉得练太极拳是一种不错的方法,于是就到附近的儿童公园第十一武术辅导站学习太极拳。
万事开头难,初学之时她感到非常吃力。老师要求严格,每个动作反复练,直至筋疲力尽,几乎吃不消,后来慢慢才适应。她是有毅力之人,除了课上认真学习,回家后也闲不下来,专门把拳谱抄下来贴在床头前和茶桌上,有空就看;家里地方不大,但她专门挂一面大镜子,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纠正自己的动作;平时训练时,随时请教老师,直到把每个动作做的完美才罢休。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丰硕的成绩,两年后她熟练地掌握了国家规定套路 24 式、42 式太极拳,48 式太极拳以及太极器械的基本要领,水平快速提高,并升任领练。
同年秋天,太极拳传承人武世俊在大同公园办了一期太极推手培训班,苏丽敏闻讯后欣然前往,参加该班的培训。在太极推手学习班中,她除认真听讲外,经常与学员们互相试推、互相喂劲、大胆尝试各种推手技巧。
一次老师与她搭手教学,一个示范动作无意中竟将她摔倒在地,手掌被地上的尖沙子扎破,血流出来,她疼得受不了。疼痛加上觉得有失颜面,她就不想继续训练。武老师见状马上过去道歉,又是安慰,又是鼓励,告诉她武术本身就是实战,不但要流汗、也要流血,没有苦哪来甜呢?一番道理很快让原本坚强的苏丽敏破涕为笑。她下定决心一定把推手学好,同时决定拜武老师为师学习他的特长项目——陈式太极拳。
从此以后,她每天起早贪黑,不避寒暑,认真跟师父学习,休息天还去师父所住的小区锻炼,她与太极拳结下不解之缘。她认识到学太极拳是一条缓慢而幸福之路,有了太极拳的陪伴,便有了精神支柱,生活中也充满了活力。
为了开阔眼界,把太极拳之路走得更远更宽,她遵循武术界“求高师、访名友”的学艺警言,她跟着张善通学习他掌握的杨氏 49 式,孙氏 33 式以及 32 式、42 式太极拳;又与师兄张善通、刘秀英、张杰四人一起去拜访武术界老前辈李治,与其学习了一套陈式 56 式竞赛套路,还和宋庆臣老师学习了武当太极剑,和周建国老师学习了武式太极拳。
塵战赛场
1999 年,大同市举办首届“巨洲杯”传统武术锦标赛。为了和业内人士切磋交流,并验证自己这些年的所学,苏丽敏踊跃报名参加。初次上赛场,她没惧阵,在几百人的大赛中一举夺得太极剑第一名的佳绩;随后 2000 年第二届全市传统武术锦标赛中,她越战越勇,又获得 42 式太极拳第一名;同年,全市武术界精心组织,在业内挑选精兵强将,备战山西省第十九届传统武术锦标赛,苏丽敏又积极参赛。这是她首次参加省级大赛,但她没有怯场,敢打敢拼,一路塵战,一路斩金夺银,荣获杨氏太极拳第一名,国家规定 42 式太极剑第一名的双金牌成绩,为我市争得了荣誉;2001 年大同市第三届全市传统武术大赛时,她仍积极参加,自然又获得太极拳第一名成绩。
2010 年,她参加了中国传统武术最高规格的“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”,数千人大赛中,她一举获得 32 式太极拳第二名成绩;2011 年在“中华浑元杯”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中,她又喜获杨氏太极拳第一名;2015 年参加“第四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”,她获得气功“八段锦”“易筋经”“六字诀”三项第一名成绩,为我省我市争得了荣誉。
师者风范
在诸多奖项面前,苏丽敏没有骄傲,而是更加勤奋练武,谦虚上进,她已声振大同武术界,求她学艺的人越来越多。
其实早在 1998 年,她已在大同公园办起了“130 太极拳辅导站”,将自己这些年的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追随她的武术爱好者。她教人时从来是身教言传,以做示范动作为主。她功架到位、姿势标准,尤其是国标太极拳,一丝不苟,认真负责。她办的辅导站越来越兴旺,人数已达上百,2009 年她在儿童公园又成立魏都武术分会,她亲自担任会长,又在绿洲西城成立了分站。她的足迹越走越远,到大同铁路教太极功夫扇,甚至浑源、阳高等各县区都留下她教拳的身影。
多年的学习,使苏丽敏对太极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她说,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的思想,集颐养性情、强身健体等多功能为一体,融内外兼修,刚柔并济于一身的中国传统拳术。不光专业人士,普通百姓学练太极拳也是大有裨益的。她还经常告诉学员们:“太极是一种人生态度,一招一式都蕴含着人生哲理,我们学习太极拳,不只学习外在的形体,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淡然处事,不骄不躁的人生态度,锻炼一种平和的性情。”
实至名归
苏丽敏为人谦虚随和,热心公益,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弘扬武术文化。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,每有市内大型活动,她都积极参与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她的人气指数直线上升,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,2020 年担任大同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,为武术界主要领导人之一。
市武术协会乃一群众性的社会组织,只有奉献没有报酬,秘书长一职更是一副重担。每次活动必躬身亲为,有时难以解决平衡,还容易得罪人。每次活动,特别是大型的赛事,都得提前两三个月时间筹备,每项工作,都得亲自抓,每个环节还得反复筹措,每次比赛光一项编排工作,从报名到出秩序册反复校对,经常加班加点,干到深夜。
她不但担任市武协领导职务,还担任市体育总会副秘书长、山西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之职。她任劳任怨,不计报酬,团结武术界各门派拳友,共同打造大同武术的辉煌业绩。今年在我市举办的有 53支参赛代表队 1069 人参加的“第二届国家级非遗梅花拳邀请赛暨大同市第十九届传统武术锦标赛”中,有不少国际友人参加,影响力非常之大。苏丽敏知道任务的艰巨和光荣,她硬是亲力亲为,事无巨细,认真操持,有好几个晚上夜不能寐。最终赛事圆满成功,受到省市领导的表扬,也得到国内外武术界人士的高度赞扬。
近年来,她组织各种公益演出活动达 100 多场,参演人员约 3 万余人。她还别出心裁,在今年组织大型的武术论坛,从 4 月份开始,一直到 10月底,历时半年时间举办了十三期论坛,有十七位老拳师进行讲演,收到一定的效果,文武兼修,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。
一路走来,苏丽敏对武术始终充满热情和希望,她憧憬着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武术、练习中华武术。由于她工作的努力,大同市武术协会多次被山西省武协评为先进团体会员单位;2020—2021 年市武协连续两年被市体育总会评为全市优秀体育协会;她本人从 2002 年至 2019 年连续多年被评为大同市社会体育先进个人;2015年和 2020 年两次被评为大同市武术协会突出贡献个人奖。
|